
小鼓响咚咚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鼓,能以观看、聆听的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能感受鼓的音色。 2.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懂得人与人相处需要相互尊重,对人待物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2.理解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2.鼓励学生用鼓为歌曲伴奏。 3.培养学生创作歌词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鼓 沙锤 响板 钢琴 多功能音乐凳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导入 a.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出示沙锤和响板) b.沙锤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响板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沙沙、嘎嘎) c.谁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谁会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小雨 小鸭子) d.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出示鼓) e.介绍小鼓 (出示课件) f.敲击小鼓,提问小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咚咚)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小鼓的歌曲《小鼓响咚咚》(出示卡板板书) 3.初次聆听 a.首先我们先来聆听一次这首歌曲,体会一下这样歌曲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感受一下歌曲是几拍子歌曲?(活泼 欢快 亲切 3/4 ) b.讲解3/4拍的强弱规律(用敲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感受fpp的强弱规律) c.用一次拍手和两次拍肩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强弱弱的变化。 d.学习节奏 XX X X|XX X —| c.分析歌曲节奏;有节奏的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分析歌词(懂礼貌,相互尊重) 4.加上律动再次聆听歌曲。 5.教唱歌曲 a.跟钢琴教唱歌曲。 b.教师弹琴,让学生主动填词。 c.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歌曲。 6.学习用鼓为歌曲伴奏: XX X a.教师示范伴奏的拍击方法 b.鼓励学生上台用鼓为歌曲伴奏 c.看一段鼓乐《黄河船夫曲》视频,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鼓。 7.介绍陕北腰鼓,并通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腰鼓和腰鼓的演奏方式。 8.小小创作家—为歌曲编创歌词 a.教师以“小猫”为例为歌曲编创歌词,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b.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对学生加以肯定和表扬) 9.观看《小鼓响咚咚》的歌曲视频并跟唱。 六、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鼓响咚咚》;我们还认识了鼓并为歌曲加了好听的伴奏;了解了陕北腰鼓,还当了小小创作家,为歌曲创作了歌词;这一节课在快乐的学习中懂得了人和人相处要相互尊重,对人待物要有礼貌,懂规矩。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