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40080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说课课件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3883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9课,秦统一,统一,中国,课件
  • cover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说课流程 一 教材分析 二 三 学情分析 四 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六 五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秦统一中国》选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开篇。本课主要介绍了秦灭六国结束割据分裂局面,开创并巩固中华统一的崭新局面。严格地说,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统一”是本课的主线,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特征。“统一”还是秦汉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从秦朝开始,统一就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因此本课在整个古代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是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 三 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2.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知道秦朝的统一,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图片材料、研读文字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情境体验,理解历史事件;通过图示压缩来增强时空观念,同时加强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四 教法学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教 法 启发教学法、情境体验、图示压缩法 学 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 2.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板块一 天降大任促统一 1.为什么能完成统一? 2.统一的过程是怎样的? 3.完成统一有什么意义? 民心所向 秦国实力 嬴政作用 谐音记忆“喊赵薇出演妻” 我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提示词:“结束了…建立了…”造句,并指导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教师引领 合作探究 秦朝形势图 东 海 南 海 陇 西 长城一带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板块二 创新制度固统一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皇帝 利用多媒体运用简易图示逐一演示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条理化、既便于学生记忆,又可以加深理解。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 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各地) 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 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 宽度不一样,法律制 度各不相同,穿戴也 都不一样,语言不同, 字形各异。 故事一则: 一个原齐国的百姓到咸阳买布,由于货币不同,没有买到;又来到原楚国,由于尺寸不同,做长裙子的布只能做短裙。双方起了争执,最后她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由于文字不同,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 出 谋 划 策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zhuàn 篆 (标准量器) (称重单位) 铜量 铜权 经济上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圆 形 方 孔 半 两 钱 陆路:车同轨, 车轨宽6尺 交通上 沟通湘江、漓江 水路:开凿灵渠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通过情境创设,故事新编,引导学生学习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统一措施及作用,既突出了重点,又使课堂教学趣味化。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临洮 蒙 恬[tián] 军事上 运用左图右史法讲述军事上维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