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43307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学吹竖笛 大鹿》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6862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1课
  • cover
第一课 古风新韵———学吹竖笛《大鹿》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一单元中,一首二声部的竖笛曲《大鹿》。高声部以歌曲《大鹿》为主旋律,低声部是结合双吐音、三吐音的学习而编成的伴奏音型。吹奏的速度宜为慢速,重点练习低声部的双吐和三吐,尤其是连续六个双吐音,要吹得清楚、有弹性;注意最后一句“7777 6 66 5555 4455”中三个双吐音之间出现的三吐音,舌尖与舌根的移动要快。待吹奏熟悉后,再表现乐曲。1)节奏稳定的基础上,达到吹奏的音色清晰,统一。2)吹奏高音气息要求集中,声音透亮。3)《大鹿》合奏,声部和谐。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进入变声期的孩子逐步在增加,需要音乐老师多关注。不能一味的演唱歌曲,适当的保护声带,多尝试吹奏竖笛。既能让学生普及参与又能提高音乐的实践能力。本科内容是一首合奏的竖笛曲《大鹿》,看似是一首儿歌,但是潜藏着诸难点。1)双吐音、三吐音的音色和节奏控制。2)多声部的节奏对位整齐、准确。3)高音的吹奏做到无杂音、气息集中。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朗读,掌握双吐音、三吐音的演奏技巧。要求竖笛吹奏音色清楚而又弹性。 2.能气息集中,有控制地吹奏高音(3、4、5、6),音色统一、通透。 3.通过分乐段重奏、齐奏、合奏、变奏《大鹿》旋律,逐步体会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通过介绍名家演奏视频以及竖笛发展史的介绍,让学生更全面了解课堂乐器———竖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模仿学习吐音“突”、“库”,把密集的后十六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节奏,吹奏整齐而有弹性。 2:通过中音和高音在技巧上的吹奏差异,学生集体吹奏,音色无杂质,音准到位。 难点 引用重奏与合奏、齐奏与变奏的对比,掌握声部对位,吹奏情感的准确表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块 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教学的组织和引导 评价 (一) 竖笛欣赏 划分种类 1.边欣赏边观察4支竖笛的形状和演奏姿势。根据乐器区分:高音竖笛、中音竖笛、次中音竖笛、低音竖笛。 1.视频欣赏,表述不同声部的竖笛,有不同音色,区分四支竖笛的名称。 1.师生共评:1)仔细聆听,用心欣赏。2)能区分不同音色、音区。 (二) 气息与节奏训练 针对问题,概括吹竖笛中最主要:气息、指法、嘴型。 朗读,听教师示范,发现咬字中的秘诀,从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看图片,念节奏。 突突库 突库突库 4.使用电子琴,合着节拍来练习,低声部的节奏朗读,从而掌握气息与节奏的配合。 欣赏之后,提问:吹好竖笛什么是最重要。 出示2个字“突”、“库”,要求学生自由读。 3.出示突突库 突库突库 清楚、整齐,学会用气息朗读节奏。 4.根据歌曲低声部旋律的节奏进行朗读。 师生共评:1)气息要会控制。2)指法准确到位。3)嘴型左右横拉,留有气口。 师生共评:1)“突”要求舌尖往后移动。2)“库”要求纯气声。 师生共评:1)稳定节拍,连续读准节奏:后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2)清楚字母的替代:“突”—T,“库”—K。 师生共评:咬字准确,在节奏“波尔卡”,速度68的带领下,气息有控制地朗读。 (三) 学吹《大鹿》 第二部分低声部 1.使用电子合成器,边听旋律,边念节奏。既稳定速度,又学会控制气息。 2.每2小节听记旋律,通过聆听电子琴,记录听辨的音符。统一核对标准答案。 打开电子琴的波尔卡节奏,齐奏《大鹿》第二部分乐段的低声部旋律。 要求学生用“突库”节奏朗读,一边竖笛指法对位练习。 听音:第二部分低声部有4小节的空缺,需要学生通过听辨之后,补充完整。 3.要求齐奏低声部旋律,吐音清晰,指法准确。 1.师生共评:1.要求手型到位,指法准确。 2.生生共评:1)聆听2遍竖笛吹奏的录音,记录下准确的音高。2)用竖笛与教师一人一小节的方式,核对听辨的旋律。 师生共评:学会控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