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46226

2.2 歌曲《采莲谣》 课件(7张ppt)+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7568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歌曲,采莲谣,课件,7张,ppt,教案
    《采莲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采莲谣》(花城版五年级上册)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采莲谣》是由我国早期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所作,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词曲结合紧密,既有古朴典雅的韵味,又描绘出了采莲人流连忘返的愉快心情。 全曲由4个乐句组成,C大调,拍子。歌曲节奏平稳,旋律流畅,全曲按“起、承、转、合”的手法,使歌曲统一中带变化,创造了情景交融的画面。 第1乐句和第2乐句基本相同,第2乐句是第1句的节奏重复,是刻画了夕阳西下湖边的美丽景色。第3乐句由于“X·X X ”节奏出现使优美的旋律中增加了欢乐跳动的色彩,表现了湖中人们划船、撑篙的愉快心情。第4乐句再现了前面的曲调,那上下回旋的旋律表达了人们“采得莲花乐融融”的心境。歌曲运用了很多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和对比,流畅而生动。歌谱有二声部演唱设计,对于演唱能力强的班级可以尝试二声部合唱,增强歌曲的和声效果,更好地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学情分析:鉴于我校五年级的学生的音乐素质,二声部的歌曲演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选择学唱高声部。到五年级了,学生的嗓子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学生的思想情感也丰富细腻了,所以引导学生用歌声演绎出歌曲的意境,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与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采莲谣》高声部,引导学生准确的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二)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 “mp、p、mf、f” 等力度记号标记,并能自如地表现“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表现歌曲柔美、荡漾的感觉。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律动感知 拍及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按照歌曲的音乐记号标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及意境。 教学难点:“X·X X” ;让学生掌握 “mp、p、mf、f” 等力度记号标记。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钢琴弹奏音阶问好) 二、朗诵导入,初步感受 1、欣赏视频(感受在夕阳下,美丽的水乡小朋友撑着船采莲的景象)。 (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同学们,我们来欣赏视频,请说说视频里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视频里的景象美吗? 生)在采莲花和莲蓬。视频里的境非常美。 师)这么美的景象,词作家为这样的景象写了一首词。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为下一环节激发学生们有感而发而有感情的朗诵词而做好铺垫。 2、ppt出示歌词内容,先不出示名称。 (1)师)先请你们班参加朗诵比赛的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词。(配乐朗诵)【设计意图】以榜样引领,引导同学们有感而发的朗诵。 (2)师)请全班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词。(配乐朗诵) (3)师)同学们朗诵的非常好,把词的意境表达的非常好。这首优美的词叫“采莲谣”(在词的上面出示名称《采莲谣》)由我国词作家韦瀚章写的,作曲家黄自先生为这首词谱曲,写出了歌曲《采莲谣》。 3、口头简单介绍词作家韦瀚章,曲作家黄自先生。 师)今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 4、黑板板书课题名称《采莲谣》。 师)请把书本翻到17页。 二、歌曲学习 1、初步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意境。 师)歌曲的速度是?应该怎样演唱? 生)速度稍慢,生动地演唱。 2、听唱法小声跟唱歌曲。 师)小声跟唱,请说说歌曲哪里比较特别或难掌握的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生)指出延长音记号和 X·X X, 其中“X·X X”这节奏出现了6次。 3、让学生跟琴学会难点:延长音记号;“X·X X”处的歌词。 6 7 ⅰ·‖ 2 2 2·3 4 ‖ 歌 声 高 你 划 桨 4、跟琴学唱全曲。 师)歌曲一共4句,唱会了请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扑面清香暑气消······欸乃一声过小桥······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歌曲的情感处理做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