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66906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3785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cover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战胜丹?布朗》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内容分析 选自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在日常生活中,相当部分的现实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程序加以解决,以实现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其中,通用工具软件是针对解决某些通用问题而开发出的计算机程序,当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利用现成的工具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再通过执行程序来解决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1)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过程;(2)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的编制环境;(3)执行并分析比较相应的程序,认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由于本节采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VB,这是一种面向对象设计的高级语言,对于刚接触编程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学中应该尽量减少这种技术上带来的影响。 二、相关学情分析 1.年龄段所对应的计算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理解力,知识迁移能力强,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表现为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2.起始能力: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都是与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没有学习过,但由于这个时候他们具有相当强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于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了解应当不会困难。 3.学习兴趣与爱好:通过开学前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对编写程序解决具体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外,如果用学生比较感兴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枯燥的程序设计基本原理,学生参与度会比较高。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平常所用的工具软件是针对解决某些通用的问题而开发出的计算机程序,当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利用现成的工具软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编程程序。 (2)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分析、实践操作,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过程,同时了解计算机程序的编制环境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对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教学难点:认识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内容难度大、对学生要求高,需要选择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以具体生动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对问题的分析、算法的设计、程序的编写以及调试运行、结果的检测等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形成对计算机程序的初步认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铺垫,开门见山 信息时代,你可以不会写代码,但是绝对不能对程序一无所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程序有哪些。总结:通用工具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改造而来,那么当我们无法用现成的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编写程序。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并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