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荷塘月色》 教材 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2单元第1课,人民教育-出卷网-09年版。 计划时数 2课时 说课的步骤和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含重点难点)、说方法、说程序、说媒体等〕 说课辅助手段 1.说教材《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而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他的《荷塘月色》更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这篇散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并且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让他们学会文章语言的运用和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达到单元的学习目标。2.说学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学习本文之前,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许多现当代散文,对于现当代散文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尚浅,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品味语言的精妙,灵活地把握语言的修辞运用,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鉴于此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展开想象,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使他们对散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3.说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学情特点以及大纲要求,在教学中,我计划重点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淡淡的感情基调及其随着景物转换而发展变化的过程。(2)了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特点,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感受文章语言的抒情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1).通过课文4、5、6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会语言技巧特别是通感的运用。(2).体会作者淡淡的感情基调。难点:(1)把握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4.说教法 说课的步骤和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含重点难点)、说方法、说程序、说媒体等〕 说课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有讲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理由是:作为一篇散文,《荷塘月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必须反复朗读才能领悟。其次,本文的鉴赏必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教师只能适当点拨,通过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分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必须设计好的提问来引导学生。5.说过程(教学步骤)本课题共设两个课时,此次说课内容侧重第一课时。我先简要介绍一、两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情感变化;重点赏析第4自然段,品味作品语言和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的运用,以及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重点赏析第5自然段,品味文章语言以及修辞手法运用;通过作者回忆江南采莲旧俗,再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复杂的情感。第一课时也就是今天我所要讲的重点。接下来我将做一个详细说明。首先是导入。由我来引导同学看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通过想像、揣摩语言、体会情感等方式来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这堂课所要教授的课文《荷塘月色》。然后让学生朗读全文,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充分的朗读是学习这样的散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文章语言,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学生对于字词的把握,再通过梳理文章的生僻字、词,加深学生印象。(ppt)接着,大略理清课文结构。通过文章题目《荷塘月色》引导学生说出具体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是4-6段,进而引出前3段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