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9643

伶官传序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7438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伶官,传序
  • cover
(课件网) 欢 迎 走 进 我 课 堂 伶官传序 欧阳修 伶: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做了官 阅读并思考 1、全文围绕中心论点讲了 什么事? 2、作者自己提出了什么样 的观点? 1、满招损,谦得益.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会得到益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己灭 亡, 这是自然的道理。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 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 成, 有勇有谋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 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忧劳兴国的表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中。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908年,23岁,“与尔三矢” 912年,27岁, 923年,38岁, 926年,41岁, “系燕父子组” “函梁君臣首” “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得天下———15年 盛 失天下———3年 衰 为什么? 盛→衰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盛———衰———感叹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盛→衰 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教训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论点   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例证 盛 衰 继承父志(908) 灭燕 (912) 灭梁 (923) 忧劳可以兴国 宠幸伶人 逸豫可以亡身 对比 史论 以古鉴今 以论带史 以史证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写作特色 开篇点题,条理清晰 精心选材,巧妙安排 对比论证,观点鲜明 拓展延伸 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 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读下面一则故事,写一段自己的感受。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布置作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