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98781

统编版七上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5734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19课,北魏,政治,北方,民族
  • cover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与能力:了解淝水之战的经过;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交融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交融进程,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民歌———《敕勒歌》。这首民歌勾勒出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2.设问:大家知道这首民歌是哪一时期的吗? 3.教师导入: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敕勒人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政权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吗?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淝水之战 1.383年,__前秦__与__东晋__交战于淝水,东晋获胜。 2.影响: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__以少胜多__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__前秦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知识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__北魏_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3)鲜卑拓跋部因__内迁较晚__,仍保持__鲜卑族__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4)北魏__孝文帝__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 2.改革措施:494年迁都__洛阳__。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汉语__,禁用鲜卑语;以__汉服__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__汉姓__;鼓励鲜卑贵族与__汉人贵族__联姻等。 3.意义:促进了__民族交融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知识点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背景: (1)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__趋于和缓__。__北朝__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__大交融__。 2.表现:经济上__密切交往__;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__胡__”“__汉__”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__隔阂与偏见__逐渐减少。 3.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__物质__文化和__精神__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淝水之战 学生阅读教材P93~94: (1)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那么经常说“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之间肯定会发生战争,战争是哪一方先发动的?结果如何? 提示: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结果失败。 (2)分小组讨论: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战败,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前秦战败的原因:①骄傲轻敌。②军队内部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③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战胜的原因: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②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探究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