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99320

高考二轮语文考点突破复习课件 过大孤山小孤山 (共31张)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6663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孤山,高考,二轮,语文,考点,突破
  • cover
过大孤山小孤山 陆 游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 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 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是时, 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 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 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小孤山,又名 髻山,在今安徽宿松东长江中。大孤山,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 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 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 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整体感知: 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船的行程。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一自然段◇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一自然段◇ 问题1:烽火矶的形象特点是什么?从文章中找 出关键语句回答。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2:在作者笔下,小孤山具有什么样的形象 特点?你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描绘 小孤山的美景吗?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2:在作者笔下,小孤山具有什么样的形象 特点?你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描绘 小孤山的美景吗? 明确: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具体研读: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第二自然段◇ ◆具体研读: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具体研读: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问题4:第2段除了写小孤山、澎浪屿,还写了别 的内容吗?有什么作用呢? ◆具体研读: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问题4:第2段除了写小孤山、澎浪屿,还写了别 的内容吗?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诗句典故和晚泊沙夹所见。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三自然段◇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5:写大孤山突出了大孤山的什么形象特点?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5:写大孤山突出了大孤山的什么形象特点? 明确: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具体研读: ◇阅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5:写大孤山突出了大孤山的什么形象特点? 明确: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问题6:第3段在写法上与第2段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 ◆拓展: 阅读课后苏轼的词。感悟诗文在创造形象上 的区别。 ◆拓展: 阅读课后苏轼的词。感悟诗文在创造形象上 的区别。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 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参天长。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 船低昂。峨峨两烟髻,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 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