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课《网络新纪元》网络新技术应用与发展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具备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小组探究,情感共鸣”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视频动画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系统适时地展示问题、温馨提示、布置任务,同时,利用互联网在线功能实现跨时空信息交流,鼓励学生对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答案,既掌握了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能力。整堂课的设计特色在于抓住两条主线,一是情感教育,对西部的爱(感受、交流、祝福),二是邮件教学,爱心邮箱(申请、登录、发送接收),在邮件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体会电子邮件的特点、理解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并学会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 本课的内容主要由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的地址、申请免费的邮箱、电子邮件的收发四部分组成。 从本课开始至第八课,都是以探究的形式学习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电子邮件并有WEB页收发电子邮件的经历,在初中阶段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来增进知识量。接着在WEB页收发电子邮件的基础上深入一步,使用Foxmail客户端软件,让学生更方便地收发电子邮件。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和上网能力,但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有少数学生电脑操作很熟练,但大部分学生操作水平一般,他们对网络、网址也是不怎么熟悉,打字的速度也不甚理想。 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外网的速度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上网申请免费邮箱的速度不快,再加上操作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甚至不能完成,或者申请完成后而来不及或不能准确发送E-mail至对方邮箱,同时在学生代表口头表达主题、师生进行评价的时间调控将会非常紧张。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观察视频、动画的个人与小组探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的问题讨论探究及根据分配的任务进行的任务探究、展示作品、激昂表达的交流与评价及延伸课外,落实行动的课外探究和行为探究。 四、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申请免费邮箱及我发电子邮件给西部同龄人”为任务,以“掌握电子邮件的原理、格式及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为目标,展开教学,具体可分为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进行培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熟练掌握书写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熟练掌握用Web方式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播放暑期所带来的西部孩子的照片所制作的演示文稿和给西部孩子发邮件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和对西部同龄人的关爱。 2、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等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熟练运用Web页方式发送电子邮件。在此过程中,探究和归纳总结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始终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原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形式授课,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模式。 2、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发挥小组的合作效用,将本课设置为“心潮涌动,点燃爱的火花→探究与合作爱心之旅→特别的E—mail奉献给特别的你们→真情交流,表达祝福→爱心延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