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 2、会根据观察的事实提出自己的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2、知道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知道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休会合理解释的重要性,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2、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事实进行解释难点︰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变质的苹果,中号烧杯两只,装有红或蓝色墨水的墨水瓶一只,大小相同的滴管两支,抹布一块,课件 2、学生准备∶每人两张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理解什么是解释 1、我们先来看几幅图(干早图) (1)配乐(二泉映月)出示多幅干旱的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通过图片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大家说得真好,如果每个人都象你们这样爱护地球,我们地球上就会少很多自然灾害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悲戚的二泉映月和震撼人心的图片,在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打开学生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也有话可说,为下面的学习寞定了基础。) 2、出示1997、2007年镇江市月下均气温统计图 (1)仔细观察统计图,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教材中的“五位同学的身高曲线图”的改进,身高曲线图的分析既脱离了学生既有的知识水平,又有很大的教学难度。为此,我设计了学生能进行分析思考的“镇江巿1997和2007两年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这个环节属于定量研究,让学生体会到定量研究注重解释数据变化中的趋势与规律,它的结论是一致的和唯一的。) 2、老师再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看,出示脚印图,做出合理的解释 (1)从左向右逐步展示脚印图。提问︰在雪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那你根据这样的事实,想象这里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小组内交流一下。 (4)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逐步呈现,把一幅复杂的脚印图,按“一大一小的脚印,脚印逐渐回合,脚印凌乱,只有大脚印”这样的情节展现给学生,学生的观系和思维有了一定的次序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提问︰你们的解释非常棒,这样想法是凭空想出来的吗?那看到的和想到的有什么区别呢?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现象(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杀,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个过程就是解释。今天我们就学习《解释》 (1)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解释吗,最好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概念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说学生用自己的话举例来说明什么是解释,有利用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的概念。) 二、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只苹果,让学生观察,先观察好的一个面,慢慢转向烂的一面。 1、谈话,对于这只苹果有7句描逃的话,出示贴到黑班上,你们看看,这7句中哪几句是事实?哪几句是解释?﹖说出你的理由。 2、小组讨论 3、汇报,质疑。 4、提问︰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吗? 5、小结︰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思考,得到正确的解释。而正确的解释也可以成为事实。 (设计意图:“解释与事实的关系”,是对解释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的完善,更深人的理解,这部分提到前面来,有利于学生对解释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运用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1、教师演示滴水实验 (1)谈话,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解释,现在你能不能解释,会不会解释呢,来看 一个实验。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