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23478

汉语拼音 5 g k h 第2课时课件+教案+素材(22张)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63103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汉语拼音,课时,课件,教案,素材,22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5 g k h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P28-29) 课题 5 g k h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能够正确拼读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2、能够初步认识拼读三拼音节的方法:声母读得轻,介母读得快,韵母读得响亮。3、能够借助拼音,认读“画画、打鼓”两个词语,认识“画、打”两个会认的字。4、能够练唱儿歌《说话》。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借助“笔画名称”来巩固字母的形。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举手回答问题,表现自己。2、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重点 1、能够正确拼读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2、能够初步认识拼读三拼音节的方法:声母读得轻,介母读得快,韵母读得响亮。3、能够借助拼音,认读“画画、打鼓”两个词语,认识“画、打”两个会认的字。4、能够练唱儿歌《说话》。 难点 1、能够正确拼读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2、能够初步认识拼读三拼音节的方法:声母读得轻,介母读得快,韵母读得响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朗读歌谣,复习字母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和歌谣,领读歌谣,要求学生朗读歌谣,复习字母。 学生朗读歌谣,复习字母。 通过歌谣来复习声母g、k、h。 书空字母,复习笔画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声母g、k、h的书写提示,要求学生书空字母,复习笔画。 学生书空字母,复习笔画。 能够借助“笔画名称”来巩固字母的形。 字母游戏,复习巩固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学生已经学过的声母,要求学生看课件,大声说出自己看到的那个声母。 学生看课件,大声说出自己看到的那个声母。 复习已经学过的声母。 配合动作,拼读音节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26的音节和朗读提示,要求学生配合动作,拼读音节。 学生配合动作,拼读音节。 能够进一步巩固拼读两拼音节的方法:声母读得轻,韵母读得响亮。 观看课件,认识介母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要求学生观看课件,认识介母。 观看课件,认识介母。 能够初步认识拼读三拼音节的方法:声母读得轻,介母读得快,韵母读得响亮。 观看课件,跟读音节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28的音节和朗读提示,要求学生观看课件,跟读音节。 学生观看课件,跟读音节。 (1)能够正确拼读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2)能够初步认识拼读三拼音节的方法:声母读得轻,介母读得快,韵母读得响亮。 配合动作,拼读音节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28的音节和朗读提示,要求学生配合动作,拼读音节。 学生配合动作,拼读音节。 能够正确拼读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本课的“会认的字”:画、打,要求学生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能够借助拼音,认识“画、打”两个会认的字。 拼读音节,认读词语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本课的两个词语,要求学生拼读音节,认读词语。 学生拼读音节,认读词语。 能够借助拼音,认读“画画、打鼓”两个词语。 随堂练习,巩固复习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游戏视频,要求学生玩游戏,拼读音节,帮忙捉害虫。 学生玩游戏,拼读音节,帮忙捉害虫。 能够正确拼读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学习儿歌,完成任务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儿歌《说话》的图片,要求学生学习儿歌,完成任务。 学生学习儿歌,完成任务。 初步学习儿歌。 借助拼音,尝试朗读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歌谣《说话》和图片,要求学生打开课本P29,借助拼音,尝试朗读歌谣。 学生打开课本P29,借助拼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