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26855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七)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7682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
  • cover
1.如图所示,超市的洗涤用品区域有一种叫做“污渍爆炸盐”的新型洗涤剂,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黄斑、血渍、奶渍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污渍爆炸盐”与水作用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1)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它是白色结晶颗粒,与水作用会产生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2)小明猜想其他化合物为: Ⅰ.NaOH;Ⅱ.H2O2;Ⅲ.NaOH和H2O2,小明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 (3)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含有Na2CO3 步骤3:取少量步骤2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再滴加少量MgCl2溶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步骤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含有H2O2 (4)实验结论:猜想Ⅱ正确。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时会出现石灰水未变浑浊,石灰水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等“意外现象”。小乐为了找出产生这些“意外现象”的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并按如下实验方案完成了实验。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溶液; 步骤2:分别向50mL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并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 V饱和石灰水(mL) V蒸馏水(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 明显浑浊 沉淀减少 是否澄清 ① 50 0 19 56 366 持续通入二氧化碳 480s以上, 沉淀不能 完全消失 ② 40 10 24 51 245 ③ 30 20 25 44 128 ④ 20 30 27 35 67 89s后完全澄清 ⑤ 10 40 通180s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中的B的作用是 。 (3)根据上述实验,为避免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意外现象”,相关建议是__ (写出2条)。 3. 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且已知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步骤: ⑴如何检查图甲装置的气密性? 。 ⑵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 CuSO4+SO2↑+2X 则X的化学式为 ,C的作用 。 ⑶熄灭酒精灯后,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 ⑷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 操作是 。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1: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反应; 猜想2: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实验与现象】步骤1: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步骤2: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生成,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步骤3: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4:立即停止加热; 步骤5: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Ⅰ:上述两个猜想中,猜想2是正确的; Ⅱ: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立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SO2; Ⅲ:小红同学认为: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的产物只有SO2和CuSO4。 【反思与评价】 (1)小明觉得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个改进装置,你认为甲和乙两装置中,更合理的是 装置,理由是 。 (2)小明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