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的制作和修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三单元电子表格———第十六课《图表的制作和修饰》的教学内容。图表是一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它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节课主要学习利用图表向导生成图表,修饰美化图表。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Word中熟悉了表格、在Excel中学会了计算数据,但是,对于它们之间在Excel中的关系、相互的影响没有了解和探究。用形象、直观的图表来表达数据能引起学生较大兴趣,但对哪种图表类型最适合表达那种数据没有较大的体会。在小学数学和七年级数学中,虽然他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图表的知识,但是他们的分析归纳能力较弱,对如何将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缺乏经验,对于学习从图表中提取信息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思想来设计教学。借助学案,为学生创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在“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现学中做、做中学,逐步掌握图表制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图表的用途并学会根据一定的场合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②掌握利用图表向导生成图表的基本步骤; ③学会修改美化图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出创建图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活动过程学会修改美化图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形成团队精神; ②通过作品的展示和交流评价,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形成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掌握利用图表导向生成图表的基本步骤。 解决策略:利用学案,先自学各个图表类型的特点和创建步骤,教师根据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以及教学重难点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学习任务,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图表源数据的设置。 解决策略: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学生分别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策略】 本节课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借助学案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我校学生“视力情况调查”数据和图表,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通过 “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提问法”、“实例演示法”、“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学、做,优化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生自主的、有选择性的、分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在学习图表创建和修饰的过程中,掌握哪种图表类型适合表达哪种图表类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引出课题 调查学生近视情况,填入表格,现在我们一起看一张根据统计数据表制作出来的图(出示柱形图),你们认识这样的图吗? 班级视力情况调查表 分类 人数 女生近视人数 男生近视人数 视力正常人数 这个我们称为图表,请同学们试着对比统计数据表和柱形图,哪个更好? 哪个更直观? 小结:图表能给大家分析问题带来帮助。可以将数据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事物的规律和趋势。更清楚,更直观,更形象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EXCEL来创建图表。 出示表格和图表对比图,明确图表作用(可读性、直观性、艺术性)。 积极配合 柱形图(地理、数学课中学到过)。 从学生熟悉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调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表类型及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