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3课时 《绣红旗》《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音乐欣赏课是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从作品中获取美、体验美、表现美,它是培养学生理解、感知、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课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为学生创设充分聆听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序曲,享受音乐。课件的制作加入了视频片段,这样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对欣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达到欣赏的最高境界。 教材分析:《绣红旗》歌曲为 F 徵调式, 拍,中速,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创作而成。全曲为一个单乐段结构,由六个乐句组成。除了第六乐句之外,前五个乐句均是两小节一个乐句。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现了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坚定革命信念。《卡门序曲》A大调,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绣红旗》《卡门序曲》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欣赏《绣红旗》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思想、音乐情感及其风格,进 而体验剧中人物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通过《卡门序曲》的学习,初步了解序曲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回旋曲式”的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音乐要素对表达情绪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创编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能够感受、体验其各部分的音乐情绪。通过欣赏《绣红旗》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人物丰富的情感,逐渐理解“爱国、团结、奋斗、奉献”这一精神,并让学生认识到,创造精神文明,振兴中华是青少年的责任。 重点 《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理解歌曲《绣红旗》的音乐情绪。 难点 感受歌曲,《绣红旗》的风格特点。感受《卡门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北民俗童谣《江姐》 学生打着节奏念一念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绣红旗》 江姐介绍:江姐是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绣红旗》歌剧背景:江姐和战友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激动地拿出自己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起来。歌曲欣赏:教师播放《绣红旗》音频,并指导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领唱;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现了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坚定革命信念。教师再次播放音频指导学生回答:一方面“热泪随着针线走”,表达了她们内心的喜悦,“绣出一片新天地”,表达了她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身处牢狱,只能将狂喜之情隐藏在内心深处。中国新歌剧:是中国近现代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