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4529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项目一 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794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音乐,教案,二度创作,表演,项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四单元 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学习项目一 音乐中的“高难度”(二) 编写教师 工作单位 指导专家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1.准确并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大鱼》。 2.尝试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表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合唱中保持声部的清晰与平衡,准确并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尝试二度创作《大鱼》,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学生聆听歌曲《大鱼》的独唱和合唱版本,并说一说不同的演唱形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 新知探究 1.发声练习 学生随琴用“啊”进行旋律发声练习。 学生随指挥手势做渐强、渐弱发声练习。 2.分声部练习 (1)唱谱练习 学生随琴分声部练唱歌谱,注意音准、附点节奏、延长记号、休止符。 (2)歌词练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与清晰,并思考: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声部演唱歌词。 (3)力度练习 学生根据指挥手势进行分声部力度练习。注意气息的控制与支撑,并根据歌曲情感的转换,控制力度,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合唱训练 学生随钢琴慢速练习,注意声部的对应与均衡,音色统一。 学生随钢琴原速练习。 学生随指挥跟伴奏练习,注意力度处理。 学生随指挥跟伴奏,有感情地完整合唱歌曲。 拓展延伸 1.欣赏《大鱼》表演唱视频 2.二度创作合唱版《大鱼》 学生合作,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对合唱版《大鱼》进行二度创作。可以变换演唱形式,如重唱、独唱、齐唱、合唱、轮唱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歌曲的力度与速度,或者加入器乐演奏、舞蹈动作等。学生可用自己的方式整理、记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受了合唱与二度创作的魅力。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说过:“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这就是二度创作的意义。 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四单元 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学习项目一 音乐中的“高难度”(一) 编写教师 工作单位 指导专家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更高、更快、更强”与“更低、更慢、更弱”的高难度音乐表演,感受表演者的高超技术。 2.知道二度创作的含义,了解音乐表演的审美评价标准。 3.理解在音乐表演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表演者的高水平艺术呈现,初步感受二度创作的魅力。 教学难点 了解并描述音乐表演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引导语:同学们,我们经常会在春晚中欣赏到歌舞、器乐独奏、独唱、戏曲和曲艺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请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你最喜爱的节目,并说一说理由。 小组内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表演艺术家借助高超的表演技术,将创作者的作品进行舞台呈现,这就是二度创作的体现。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通过二度创作将作曲家的原作演绎为具体可感可知的音响,从而赋予原作以鲜活的生命力。本单元中,我们将一起探索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新知探究 项目任务一:更高、更快、更强 引导语:很多音乐作品都需要表演者运用高难度的技术来演绎。让我们欣赏表演艺术家的高超技术,感受他们的魅力吧。 学生欣赏小提琴独奏《庆丰收》、古筝独奏《战台风》、扬琴独奏《林冲夜奔》、女声独唱《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的片段,分小组分析并阐述这四首作品难在哪里。 教师总结:这四首作品有的速度很快,有的力度很强,有的音区很高,有的三者兼备,都体现了表演者高超的技术。在你们熟悉的音乐作品中,还有哪些难在更高、更快、更强呢?请推荐给同学们。 项目任务二:更低、更慢、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