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授课年级 五年级上册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4 滑轮兄弟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滑轮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各种机器或装置上,实际上它也是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日常生活中定滑轮与动滑轮常结合使用,组成滑轮组。课文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等活动探究滑轮的秘密。同时引导学生应用滑轮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机械》中的杠杆、轮轴的相关知识,对于滑轮的学习,学生很感兴趣,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应用滑轮方便我们生活,部分学生也玩过滑轮,所以并不陌生,但如何实施实验操作,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体验探究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进行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解决措施:通过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观察体验、对比分析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试着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解决措施:通过动画演示提供依据,利用杠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原理。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从升旗、起重机事例出发,借助课件直观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然后通过观察滑轮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学生对滑轮的作用提出猜想,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实验验证后,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原理。最后的拓展应用活动,先利用组装滑轮组实验验证了滑轮组能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再完成使人在床上能关灯和找生活中应用滑轮的例子,让学生知道滑轮组的使用能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引导学生应用滑轮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依据的理论 小学科学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猜想、验证等科学探究活动,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提高科学实践能力,有意识应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滑轮支架、滑轮、细线、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一)(二)。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教学作用 使用 方式 媒体 来源 导入新课 揭示研究主题 情景图片 创设情境 播放设疑 下载、 自制 探究滑轮的 作用 发现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滑轮工作图、滑轮示意图 提供事实、建立概念、归纳总结 播放概括 下载、 自制 明白滑轮的 作用原理 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滑轮的杠杆 原理动画图 演绎原理 播放演示 自制 滑轮的应用 了解滑轮组,知道利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滑轮组示意图、滑轮应用图片 呈现场景 归纳总结 播放概括 自制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分30秒 情境导入 1、出示升旗图 谈话:每周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提问: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2、教师出示滑轮,说明: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滑轮兄弟。 3、板书课题:滑轮兄弟 联系生活所见,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