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法梳理】 本课是《浩瀚的宇宙》这一教学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学生肯定对太阳系特别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太阳系的理解一定是零散的、片面的,所以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概念,感受太阳系的庞大,进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太阳系的奥秘,最后整体感知太阳系,形成太阳系的概念。?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关于太阳系的信息。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比较粗浅且碎片化,尤其对于太阳系天体的大小、天体间的位置不够了解。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建立还不完善,他们不能对现实中的天体与模拟实验的天体很好地用空间概念图建构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能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紧密到离散、从零碎到系统的转变。 【教学设计思想】 在本课设计中致力于运用快乐教学法,以新课标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建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获得宇宙空间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将探索的兴趣继续延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描述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概念。 2.能感受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遥远,进而感知太阳系的庞大。 3.能组装太阳系的模型,根据所学分析模型,产生质疑。 4.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交流学习感受,了解更多的自然界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构太阳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感受太阳系的庞大和拥有无穷的奥秘。 【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太阳系模型、太阳系视频、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疯狂猜猜猜 1.这一物有两个字; 2.它会发光; 3.它吸引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4.它是太阳系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家之主。 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就化身一名太空导游,带领大家乘坐火箭一起去探索太阳系的奥秘。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性好玩,以“疯狂猜猜猜”的小游戏导入本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也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太阳系》。 二、提出问题,开拓思维 思考:关于太阳系你们都想探索它的哪些奥秘呢?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既能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与空间建构能力的层次,又能激发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开拓思维。 三、步入科学殿堂,探索科学奥妙 (一)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概念 播放视频 1.旅行收获交流 师:刚刚我们走近太阳系,你们对太阳系有了哪些认识?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贴图) 2.八大行星体积大小排序 师:太阳系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八大行星。那你能给这八大行星的体积从大到小排一下序吗?小组讨论完成记录单1的初排部分。 生:小组初排 师:如果想知道大家的排序是否正确,你需要知道什么数据? 生:回答 师:出示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请大家尝试着带上单位读一读这些数据。 生:自读 师:读完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回答 师:老师把八大行星的模型给大家带来了,请按照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八大行星依次排列在太阳的一侧,并完成记录单1的再排部分。 生:排列 师:接下来我们小组间可以走动,对照数据参观一下其他组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 生:班内参观 师:参观后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发言 3.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排序 师:如果我们要建构一个太阳系模型,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就这样排列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那要怎么排呢? 生:质疑 师:按照你们的想法调整一下桌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