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50312

吉林省吉林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3817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吉林省,试题,Word,原卷版,历史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 有教无类 B. 诲人不倦 C. 仁者爱人 D.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教无类”主张人不分高低贵贱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选项A最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而选项B诲人不倦意思是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选项C是孔子“仁”的思想;选项D项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 洪武三年,明太祖读(孟子),大发脾气,下令国子监撤去孔庙中的孟子牌位,之后又组织人手将所谓“大逆不道”的话语悉行删除,并规定“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孟子的主张中最可能让明太祖“大发脾气”的是 A. “仁政” B. “民贵君轻” C. “性本善” D. “君舟民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最有可能让明太祖“大发脾气”,因为这与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想法是相悖的,有可能动摇明朝的统治,因此是明太祖所不能容忍的,故选B;仁政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实行仁政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因此A项不是最有可能让明太祖“大发脾气”的主张,排除;性本善是孟子关于人性的一种判断,它不会危机明朝统治,因此C项不是最有可能让明太祖“大发脾气”的主张,排除;君舟民水是荀子的主张,而非孟子,排除D。 3. 有人阅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后,总结了以下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C.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D. 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反映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答案为A项;B项是儒家的“仁政”思想,C项是法家的主张,D项是墨家的观点,均排除。 4.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法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材料中所讲到的这位思想家是法家思想家。“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强调严刑峻法,属于法家思想,故选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是道家的思想,故可排除B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儒家思想,故排除C项;“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主张,故排除D项。 点睛: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提出以“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统治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为秦建立大一统的封建集权制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5.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 A. 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 B. 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 C. 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 D. 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能够体现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