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58774

苏科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7.1.3音频编辑 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31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科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7.1.3
  • cover
音频编辑 ———学做个性闹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第7章音视频获取与处理的第1节《音频获取与加工》中的“音频编辑”内容,属于第一节的第三课时。在前面课时中学生学会了音频的获取,并初步掌握用GoldWave录音、保存、播放等操作。本节课将在之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对音频片段的正确选择、剪裁、连接、混音等基本编辑方法,学会添加常见的特殊效果如回声、变声等,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并能用所学方法自由创作个性声音作品。 二、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是处于青春期间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喜欢自由和个性张扬。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实用的,本节课选择的 “学做个性闹铃”这个主题,能够让学生自由创作个性作品,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选择需要编辑的音频片段; 2.掌握音频片段的剪裁、删除、连接、混音等基本操作; 3.学会为声音添加一些特殊效果,如回声、音调改变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组探究练习和集体探究练习,初步掌握对音频片段的基本编辑方法; 2.通过个性闹铃创作,学会独立思考,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声音素材进行声音作品的加工制作,掌握制作声音作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在声音作品制作中,感受到声音在信息表达上的特点与优势,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3.产生进一步学习与创作的欲望,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学习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音频片段的剪裁、删除、连接、混音等基本操作; 添加回声、改变音调等特殊效果。 (二)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声音素材进行声音作品的加工创作。 五、教学环境分析 在微机教室上课,每人一台电脑和一个耳麦。教师利用极域教学管理软件进行教学。 六、教学策略方法 教师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贯穿新知识点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竞赛,参照学习指导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点;教师适当提示与点拨,及时反馈点评学生练习;通过加星的方式鼓励组间竞争,调动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及效果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PPT展示】:“猜猜他是谁” 播放课前准备的班级某学生录音(改变了音调),请大家辨认是谁的声音。 问:为什么你们都听不出来是谁的声音? 【PPT展示讲解】:刚才的声音是改变了音调,所以大家不容易听出来是谁了。在日常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获取到的声音进行删除、剪裁、连接、混音以及添加特效等编辑,来增强声音信息的表现力。大家想不想为自己做一个个性闹铃? 引入新课———音频的编辑。今天我们就通过“学做个性闹铃”来学习常见的音频编辑方法。 听声音,辨认,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回答:声音变了;编辑过了;…… 听讲,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先录制一段班级某学生的声音,内容为叫另外一个学生起床,然后将声音改变音调,请大家辨认,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到起来了,导入效果很好。 分组探究 学习新知 带领学生简单复习GOLDWAVE的使用,用GOLDWAVE打开三种闹铃声播放,请学生说说三种铃声的选材及其制作方法(ppt展示,请学生连线)。 下面我们就分组探究这三种铃声的制作方法。布置任务:第一组:剪裁一段音频做闹铃(或删除多余的音频),命名为“闹铃1”;第二组:连接两段音频做闹铃,命名为“闹铃2”;第三组:混音,将两段音频进行混合,命名为“闹铃3”。 介绍素材、学习指导及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竞赛,自主探究、组内互助,完成每组指定的任务,并推荐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