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74988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10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8课
  • cover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时教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审批: 学校 . 课题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型 新授 周次 序号 教学目标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一、导入新课 《松花江上》 女: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合: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男:九一八 九一八 合: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女:脱离了我的家乡 男: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女:流浪 男:流浪 合: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来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展示图片:图为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提示:一是制造借口,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制造九一八事变炮制的借口;二是军事进攻,日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三是事变后日本快速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3.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②从日本的国内因素看,它急需摆脱经济危机。③从中国当时的国内情况看,国民政府全力“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4.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 5.教师归纳: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6.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从两方面讲述。首先,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其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7.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8.教师归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此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由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提示1: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提示2: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2.教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背景:①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