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81240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 6.19 探索地球 课件(9张ppt)+教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059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青岛,6.19,ppt,9张,课件,地球
    19.《探索地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导新,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导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通过搜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学生在课前知道地球是一个球状的天体,但对该结论的论证过程和各学说的发展历史等不太了解。因此,本课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史。又引导学生模拟帆船远航回归的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通过图片和资料卡提示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对地球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信息。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化本课的探究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列举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更多实例。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地球也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人们对地球的探索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 难 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PPT 2 出示]收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准备:[PPT 2 出示]地球仪、帆船模型 【教学过程】 一、小故事引入新课 师: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一个人要到楚国,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而这个人却向北赶着马车走。按照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从理论上说,这个人最终能不能到达楚国?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地球是圆的。 师:大家同意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从书上看到,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地球。(教师板书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对于这个家园你都有哪些知识?”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继续提出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球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 二、 探究地球的形状 探究古人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 师: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从未停止。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了对地球进行探索。古人眼中的地球是怎样的呢?人类对地球有过哪些认识?下面请各小组将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中,注意整理时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比一 比,看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展示一下? 生:我收集了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的资料,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师:你是从哪里搜集到这种既有文字解释又有图片的资料呢? 生:我是从网上搜集后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