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要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能够运用“凑十法”正确进行计算。 2.难点:感受9加几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展示课件,通过喜洋洋得意的笑复习“10加几”,再利用喜洋洋因为不会做“9加几”而沮丧的表情引入今天的课题———9加几” 师:看!喜洋洋怎么这么高兴呢?原来他会做“10加几”,同学们会吗? 生:会 师:那我们就来做做。 师课件展示主题图 孩子们,我们和喜洋洋一起来到运动场,大家看看,能不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指名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分别给予肯定,然后点题。同学们所提的这些问题中多数都要用到我们第五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师:你们看,喜洋洋又怎么了,他为什么哭呢?原来他没学过“9加几”又没有老师教他。通学们有老师吗? 生:有 师:那你们想让老师教你们学习“9加几”超过喜洋洋吗? (利用喜洋洋在孩子们心中聪明的形象,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超过喜洋洋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明了图意。 师:一共有多少个瓶子该怎样列算式? 生:9+3 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1)师: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能想出哪些计算方法? 生:一个一个数 生:接着往后数3个,10,11,12。 …… (2)认识并学习“凑十法” 师:孩子们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学吗? 我们以前学的10加几时不是很简单呀,如果我们能把9凑成10计算起来是不是方便多了。 …… (出示课件) 9 + 3 = 12 1 2 10 师:先把3分成1和2,再把9和1凑成10,最后10+2得12.师边写边示范。 师:这样的方法就叫———凑十法 师:同学们,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呢?(生发表意见) 师:老师最喜欢凑十法,因为用它来计算我们能更快地得出结果,你们喜欢吗? 2.教学例2 教师:解决了饮料瓶数问题,我们又来看小朋友的游戏图(出示主题图中小朋友游戏部分),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指名回答:有9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5个,一共有多少个? 教师:求一共多少个,怎样列算式?谁会列?(板书:9+5=) 教师: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9+5。 学生自行计算。 教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我这样算…… 预设 方法一:接着数,即从9往下数5个 方法二:把9凑成10(看大数,分小数) 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把5分成1和4,先算9+1=10,在算10+4=14 方法三:把5凑成10(看小数,分大数) 因为5和5凑成10,所以把9分成5和4,先算5+5=10,在算10+4=14 方法四:把9看成10,10+5=15,多加了1,所以要从15里把多的1减去,即15-1=14 教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看来学得不错。用凑十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看,这么多同学喜欢凑十法,说明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大家要多多使用这种方法,而且凑十法,也有两种凑法,被同学们都发现了,你们真聪明。 3、练习凑十法. 出示课件里的“试一试”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课堂 四、运用凑十法 做练习十三,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 五、课堂小游戏 1、出示课件,玩“过河游戏” 2、出示课件,送小动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