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024391

1.2侗家儿童真快乐 教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55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家儿,童真,快乐,教案
  • cover
《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接力-出卷网- 课 型 综合课 课 时 1课时(40分钟) 执 教 者 教学对象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侗家儿童真快乐》是一首由一个扩充性乐段带二声部合唱构成的民族五声调式歌曲。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活泼欢快跳跃,节奏轻快明朗。歌曲前四个乐句节奏较快且基本相同,表现儿童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歌曲运用衬词,将歌曲的结构扩大且处理成二部合唱,第一声部深情悠扬,第二声部欢快活泼,把歌曲推向高潮。最后一个乐句运用衬词扩大到五个小节,打破了乐句的规则性,使歌曲更加生动,休止符的运用也十分巧妙,描绘出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初步感受侗族民俗风情,感受和体验侗族儿童的天真活泼,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舞,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知识目标:学习二声部合唱,进行身势律动,指导用欢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对通过情景教学法、听唱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多种感官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弹唱跳协调发展能力。 教学重 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活泼;在确演唱二声部合唱基础上进行律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一、组织教学(2分钟) 音乐游戏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侗族动作作为课前律动,活跃课堂气氛,并在无形中也能感受着歌中所描绘的民族大团结的欢乐情景。) 二、导入(1分钟) 图片导入 新课教学(35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说一说,他们是哪个民族?侗族。) (二)走进侗寨,感受风情 1.第一站:侗族山寨 (出示课件:侗寨的建筑风格独具一别,是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 (出示课件:侗族有“拦路歌”的礼俗,和尊贵的客人进行对唱,只有对上了,才能让客人进寨。) (出示课件:歌曲A部分) 欣赏歌曲。(师律动) 歌曲的情绪如何?(开心、欢快) 师范唱曲谱。 听到了几个乐句?(四个) 边画旋律线边唱曲谱。 用“la”模唱歌曲。 带歌词演唱。 (演唱要求:身正腰直脚放平,面带微笑有表情) (出示课件:恭喜象州朋友们,对歌成功!欢迎进寨!) 2.第二站:侗族鼓楼 (出示课件:鼓楼是侗族人开会议事的中心,象征着吉祥如意。) 师:我们来看看侗家儿童这回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呢? 拦路对节奏 (设计意图:将二声部节奏提炼,巧设成“拦路对节奏”的游戏,分散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一个难点,也激发了学生在感受侗族风情中学习新知的兴趣,并将歌曲中的二声部节奏学扎实了。) (出示课件:节奏练习) ①分组打节奏(芦笙组和合唱组) ②生生配合打节奏。 拦路对合唱 (设计意图:二声部合唱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此环节的设计就是将这一难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又一大难点。) (出示课件:播放音频B部分) ①分组唱曲谱。运用科尔文手势。 ②师范弹。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第一声部深情悠扬,第二声部活泼跳跃) 演唱要求:第一声部平稳舒展,第二声部欢快跳跃。 ③师生配合唱。师唱第一声部,生唱第二声部…… ④生生合唱 ⑤带上衬词演唱歌曲 ⑥跳多耶舞。 (第一声部的同学模仿吹芦笙的动作,左右摇晃身体,两拍一次;第二声部的同学左右踏脚,一拍一次,双手两侧打开画圈。) 第三站:风雨桥 (出示课件:风雨桥具有遮风挡雨的作用,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 (出示课件:欢迎远道而来的象州朋友,你们的到来就是我们重大的节日,让我们用歌声来欢迎你们!) ①播放音频《侗家儿童多快乐》C部分。 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欢快、欣喜) ②师跟着音乐范读节奏。 ③节奏训练,解决休止符难题。 (出示课件:节奏闯关) ④生跟着音乐读节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