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25029

5.2预防犯罪(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日期:2024-05-1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665980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预防犯罪,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视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课题 预防犯罪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重点 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 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向校园欺凌说不》思考:观看视频有什么感受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5.2预防犯罪 学生观看 让学生初步感知,为避免犯罪,应从小事做起,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的道理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罪与罚)试分析对比上述行为,同样是殴打他人,定性是否相同?2.一般违法与犯罪行为的区别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而犯罪对社会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 ②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而犯罪是违反了刑法。 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探究与分享王某在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后,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并乘机开走其出租车。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活动:快速抢答(1)张三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超了速,则超速行驶的行为是犯罪 ( )(2)李四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撞死了李一,因害怕,李四驾车逃走,则李四肇事逃逸的行为是犯罪 ( )(3)张三夜间开车,没有看清前方道路,车辆开到路上,撞坏了消防栓 ,是违法行为( )(4)张四认为犯罪就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 )探究与分享王某乘坐杜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王某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杜某逃走,王某趁机将出租车开走。3.什么是刑罚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4.刑罚的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二、加强自我防范1、有的同学认为:成年人犯罪应该受法律制裁。我现在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了,也不受处罚。这些同学的想法对吗?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探究与分享(1)、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2)、陈某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3)、陈某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沾染了不良习气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2、如何加强自我防范(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阅读了解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学生总结学生讨论阅读课本,总结知识点 有助于学生理解犯罪的概念明确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异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