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55647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三册课时作业 9.1 电荷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77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第三,版含,Word,电荷,作业
  • cover
◎考点一 三种起电方式 1.如图所示,导体A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A时,A带的(  ) A.正电荷增加 B.负电荷增加 C.正、负电荷均增加 D.电荷量不变 D [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导体A时,两导体之间无接触,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A带的电荷量不变,只是电荷重新在导体表面上发生了分布(电荷重新分布是由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产生的),D正确。] 2.古希腊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戴琥珀做的首饰。人们发现,不管将琥珀首饰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一层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 A.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树脂具有粘性,容易吸附灰尘 B.室外的灰尘比较多,在琥珀上积聚的速度比较快 C.经丝绸摩擦后的琥珀带电,能吸引灰尘 D.琥珀本身带电,能吸引灰尘 C [琥珀本身不带电,琥珀首饰经丝绸摩擦后,便带有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带电的琥珀会将轻小的灰尘吸附在它上面,导致琥珀比较容易脏,故C正确,A、B、D错误。] 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B [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若金属球带正电,验电器上的小球带负电,下端金属箔带等量的正电,金属箔张开,A、C错误;若金属球带负电,验电器上的小球带正电,下端金属箔带等量的负电,金属箔张开,B正确,D错误。] 4.(多选)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分感应出异号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ABC [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选项A正确;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分感应出异号电荷,选项B正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是由于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选项C正确;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没有被中和,还带电,选项D错误。] ◎考点二 元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 5.(多选)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正电荷1.6×10-9 C,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 BCD [元电荷为1.6×10-19 C,任何带电体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错,B、C、D对。] 6.(多选)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或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 C 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BCD [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荷量,数值为1.6×10-19 C,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故A错误,C正确;元电荷是电荷量的数值,没有正、负电性的区别,宏观上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正确;元电荷的具体数值最早是由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测量精度相当高,故D正确。] 7.A、B、C为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都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两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 D.B、C两球均不带电 C [根据已知条件A带正电,A与B、A与C都是相互吸引,则B、C都不可能带正电;若均带负电,则B、C排斥,与已知条件B和C吸引不符,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