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05951

浙江省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651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训练
  • cover
1035050010312400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21年高考模拟训练卷 语文(一)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历经沧桑的帕特农神庙现在只留下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ké),但直刺苍天的擎天石柱仍渗透着无法掩饰的威严与沧桑,散发着逼人的悲怆(chuàng)与沧凉。 B.说来惭愧,对水乡古镇的印象,是在来往穿梭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可能要追溯(sù)到六七年前在古镇湖畔定购了居所,想解(xiè)甲归田隐居小镇时。 C. 星空浩瀚无垠(yín),探索永无止境,《Hi,火星》这部短纪录片将让观众深入立体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深切感受中国航天人的砥(dǐ)砺奋进与家国情怀。 D. 从书中,我们可以透过一段段文字感知古今中外,见证大事要事,也可以透过一段段文字触动生活脉博,感受岁月更(gēn)迭和社会变迁的澎湃(pài)气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读书怎样才算读懂了?【甲】简单说,有两种“懂”:一是照原来的“懂”,二是我“懂”了,原来是这样的。前一种是老师教学生时要求的。学生能照葫芦画瓢,把书上的话或先生的话复述出来,尽管经过排列组合有所增减,却是原来样子。这是答题,是“懂”了。这可以说是“忘我”之读。【乙】以原来的为主,我极力钻进去,照他的话了解,照他的话复述,我变成了他,“懂”了。(是不是真正能变成了他,可以不管。)后一种是照旧认为我化成了他,其实是把他化成了我。【丙】这就是用我的“原来”去“懂”他的“原来”,化出来的是他,又是我,还可以说不是他也不是我。这也是“懂”了,仿佛左右逢源大彻大悟。这两种“懂”并不是隔阂的, 但推到极端的人会互相菲薄。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照葫芦画瓢 B.却 C. 左右逢源 D.隔阂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 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全球投资持续下滑的国际形势下,一些国家仍然出台新的外资限制措施,加大了对外资的审查力度,给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B.优秀的纪实作品往往通过影像关注人物的命运,关注人物的情感,传递内在的诉求,与观众共通共鸣,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作用。 C.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评估结论,在“两山”理念的实践探索中,我市既保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保持了良好的自然本底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D.新冠疫情影响了居民、企业的收入,进而影响其支出与投资,同时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加剧了,削弱了宏观政策抵御危机、提振经济的能力。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何谓“意象”?即使把讨论严格限定在诗学的范围内,“意象”的定义也难免抽象难解或宽泛无归。比如陈植锷说:“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这个定义就过于宽泛。因为依照这个定义, ① ,比如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的“惆怅”“苍茫”“荏苒”“浩荡”等。本文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4459605305435也就是说,本文所论述的“意象”,_ ② ,缺一不可。笔者认为 、凡是写进诗歌的物象,经过了诗人的观照从而融入了主观情意,皆可视为“意象”。相反,如上述“惆怅”等表示情绪的动词,由于全无 客观物象, ③ 。 6.阅读右边囹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1)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