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114766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47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 cover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信息技术基础》(粤教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本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及其特征,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也能对信息进行初步的鉴别与评价,但还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还未形成自觉意识。通过几个案例让学生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提升其信息素养,使之更好地在信息社会生存。 三、教学目标 1.能鉴别和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2.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五、教学方法 案例学习、问题驱动、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一)步步设疑、层层引导、激发兴趣 复习:请同学们回答信息都有哪些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思考:从网络或其它途径获得信息后,是不是就可“拿来主义”直接使用呢?为什么? (不能,因为信息具有真伪性,所以我们要对信息进行鉴别。) 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 我们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和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进行。 (二)案例学习、问题驱动、提升素养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案例:课本31页“来自国外的免费陷阱” 讨论交流: ①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的信息?这个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 ②李明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 ③“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弄清事实真相”这一做法是鉴别信息的方法之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④评价“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的行为。 ⑤列举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曾经碰过的类似的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 小结: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查看信息的来源,判断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②逻辑推理、查阅、调查的方法,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要素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③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④与同类信息比较; ⑤实地考证。 看到“中奖类”信息,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是“馅饼”而是“陷阱”。而且同学们在上网的时候,不要随便在网上登记自己的真实信息,以防被别人利用。但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必须登记真实信息,如考研网上报名。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对于同一个信息,每个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讨论交流: 作为学生的你们,最关心哪些信息,其它的信息哪些人会关注? ①山东省2009年学业水平考试新举措 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 ③国家土地价格将上调50% ④央行将调低存款利率 ⑤2009年高考最新动态 解析: 学生最关心①、⑤;关心②的是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的孩子的家人;关心③的是购房户、房地产开发商;关心④的是储户、贷款人,他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小结: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是有价值的。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通知类信息、天气预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判断信息时效性的方法如下: ①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力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体育赛事结果、灾难事故的发生、各类通知等。 ②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如体育赛事的进行情况、灾难事故处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