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11711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3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 cover
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课的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探索史。在这期间西方列强曾向我国发动过五次大规模的入侵。而本课所讲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这五次入侵中的一部分。因此,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西方列强在中国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软弱无能的统治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运动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内容组成有这样三部分: 1.西方列强不满足即得利益而向中国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罪行—包括英法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3.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军掀起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因此本课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有: 1.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付之一炬以及中国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被割占的史实。 3. 这一时期的农民阶级重新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演义出一端慷慨悲壮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以下几点: 1. 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录象片段和用幻灯片展示“沙俄侵占我国领土”这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让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矛头为什么是清政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有: 1. 通过史料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和为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图强的学习精神。 2.通过观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片段对学生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重点: 鉴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重点之一。另外,列强的这次侵略行径可以说是“洗劫空前”、“割地最多”,侵略罪行另人发指,所以列强在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本课的难点有: 近代社会的中国由于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时代赋予这一时期的农民斗争新的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帝,这是以往农民运动所不具备的特点。所以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手段: 在本课中我将采用体验模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表结合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已有单纯的知识阐述者变为学生资源的开发者,课堂上孤独的耕耘者转变为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的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教学方法的设置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他们在轻松但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获取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本课学生大多数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先通过观看录象以及幻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分析侵略者在中国横行无道的原因、农民运动斗争的矛头为什么首指清政府和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必然性,这样减轻了学生光听老师讲一些枯燥无谓的史实和进行空洞分析带来的乏味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解理性的阶段,让学生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用具的使用: 在本课中我主要使用录象资料来展示《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史实,用幻灯、挂图资料展示“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教学手段直观性强、实用性大,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为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