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 北伐战争 单位:高青县赵店中学 执笔人:于 静 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战争的对象、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国民革命军军歌》歌词,并配上音乐,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它最早是一首欧洲儿歌,上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在北伐战争中,被添入宣扬北伐宗旨的歌词,成为一首妇孺皆知的国民革命军军歌。伴着这革命的圣歌,我们一起接受那场战火的洗礼。 二.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任务,学生齐读或指名学生读。 三.教学过程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多媒体展示:1.黄埔军校门上的对联 2.“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3.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 教师过渡:看大屏幕,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希望创建一支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为了知道更多关于黄埔军校的情况,我们派出了小记者做调查,让我们听听他们的调查结果。(回答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全称、主要人物和意义。人人作为小记者,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北伐战争 教师过渡: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出示视频文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目的、时间、对象、主要战场、重要的战役分别是什么?(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 2.历史短剧(或者是听我讲故事,课前搜集资料,讲一讲北伐战争的故事): 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重温武昌战役之前那令人振奋的一幕,请看叶挺独立团的战士们。(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自编、自导、自演关于“武昌战役前夕”的历史剧) 3.课堂探究、展示、评价 同学们,只有半年时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点拨补充:国共合作、方针正确、工农支持、将士奋勇)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教师过渡:正当北伐胜利进军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文件,看后回答相应问题。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性质。 2.小组合作:你认为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点拨,课件展示:1)国民党右派的叛变;2)中共领导人的妥协退让) 四.课堂小结: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课内容。教师以歌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上打军阀,吴、孙、张将要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撒权,国民革命失败啦。 五.当堂达标 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附:第12课 北伐战争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 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 充分准备 (基础知识巩固,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 二.预习成果展示(自主进行:小组展示、组际交换矫正、评价)3′—5′ 三.课堂探究、展示、评价8′—10′(合作、探究、交流将答案记在笔记上) 同学们,只有半年时间,北伐军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