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22407

人美版七上美术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32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美,美术,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
  • cover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上节课内容谈一谈应该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二、新授: 教师和学生分析书中的作品———《红树》、《灰色的树》、《开花的苹果树》,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进行作品的欣赏。 从蒙德里安画树的不断变化中,可以看到客观事物从比较具象逐渐变得非常抽象。 《红树》 描述: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画上的树、土地是由花瓣样的红点和黑、红两色线条组成。 分析:作品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趋于平面的树形,曲折跳跃的线条,既具体又抽象,既清晰又朦胧。当我们凝神观赏画中那棵枝叶繁密、充满朝气的红树时,会为蒙德里安所创造的非凡的精神世界所震撼———它兀自挺立,傲然不羁,映衬着蔚蓝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澄澈、宁静的大美。 解释: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它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语境,传达着一种浪漫的情感。这样的树,似乎只能存在于人的精神领域。 评价: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它不论在蒙德里安的艺术生涯中,还是在现代西方绘画史上,都是一个从具象艺术向抽象艺术过度的里程碑。 《灰色的树》 描述: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树撑满了整个画面,树的枝干几乎全部伸展到画框,仿佛画框把树剪切在它所包围的空间里。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 分析:作品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灰树》是蒙德里安“树的系列”中另一幅代表作,实际是红树的引申。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关注的焦点是树枝与树干以及树与其它物象之间的造型关系。树的形态原本是歪斜的,但它歪斜的特征已被巧妙地隐去,我们所见到的只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除此之外,深褐色的枝干穿插在中性的灰色和绿色组成的几何色块里,昭示着这棵灰树极具韧性和生命力。 解释: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此画的创意,是蒙德里安从立体派中获得的启迪:“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艺术家不能以完全写实的手法去再现事物的表象而必须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产生美感”。 评价: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树的母题被抽象化的线条和色面加以处理,画面的构成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 《开花的苹果树》 描述: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树干与枝杈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相互交错,产生某种特别的律动感。色彩则采用了柔美的淡绿、淡黄色系,给人轻快和愉悦之感。 分析:作品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这幅画里的树,抽象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至于苹果树的形象完全消失在网状线条中。这种网格的结构,显示出中间稠密而四周逐渐疏松的构成秩序。这种所谓集中式的结构,在蒙德里安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也就是说,树的形象已经彻底淡化,只有一些感觉像树枝的弧线在画布上游弋。 解释: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他坚持以纯正面形式表现主题,他简化物体的自然形式直至纯粹本质。 评价: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尽管蒙德里安这一时期的艺术处于立体主义的翼影下,但其作品仍然显示了他自己的独特个性。可以说,他是立体派的“发扬者”,而不是模仿者。 5、教师小结欣赏作品的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 【学生作业】 : 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对以下任一绘画作品进行欣赏、评述,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