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166046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6.2.4图片抠取和合成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71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6.2.4
  • cover
《图片抠取与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图片抠取与合成》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卷网-7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6章《图片加工与制作》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通过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把图片中有用的部分抠取出来,然后跟其他的图片合成一幅新的作品。魔棒工具主要是结合Shift键和Alt键,而磁性套索工具使用时用的比较多的是Del键,让学生学会在图片上用合适的工具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 教材中学生刚接触到图片抠取与合成,而且对于Photoshop软件也很陌生,学生对抠取图片没什么基础,对于使用套索工具、魔棒工具来选取图片,学生可能会有些难度。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贴近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重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图片“抠取”的目的是为了图形的进一步加工———图片的合成; (2)理解“抠取”图片的不同工具的适用情况:“抠取”规则选区:矩形、椭圆选框工具;“抠取”不规则选区:套索工具;“抠取”颜色相近选区:魔棒工具; (3)掌握图片合成的常用步骤:选取———拷贝与粘贴———调整位置; (4)根据所给素材,综合运用?“抠取”工具,合成所需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掌握将抠取出来的图片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并尽量做到融合的天衣无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思维及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套索工具;将抠取的图片合成。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生活中和裁剪和抠取,如:裁缝裁切布料、木匠裁割木板、剪花艺人剪花等。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通过与生活中的裁切和抠取对比,联想到图像的裁切和抠取。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图像裁切和抠取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导入语: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photoshop工具抠取图像并合成。 教师展示几张用photoshop合成的成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会抠图才能合成有趣的图片。然后提供下面学习内容: 抠图:顾名思义,就是把对象从整个画面中抠取出来,或者说删除背景,使背景透明。 选区: 选区是封闭的区域,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一定是封闭的。不存在开放的选区。 选区一旦建立,大部分的操作就只针对选区范围内有效。如果要针对全图操作,必须先取消选区。 Photoshop中的选区大部分是靠使用选取工具来实现的。选取工具集中在工具栏上部,分别是矩形选框工具 、椭圆选框工具 、单行选框工具 、单列选框工具 、套索工具 、多边形套索工具 、磁性套索工具 、魔棒工具 。 矩形选框工具 、椭圆选框工具 、单行选框工具 、单列选框工具 属于规则选取工具。 套索工具 、多边形套索工具 、磁性套索工具 属于不规则选取工具。 魔棒工具属于选择图像中相同颜色选取工具。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了解抠图的定义和各种工具的使用场合。然后完成如下图片的抠取: 矩形选框工具选取方形; 磁性套索工具选取老鹰; 魔棒工具选取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对抠图的概念,抠图工具的使用场合有一个较深的认识。 (三)同步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提供同步练习: 1. 下图是PHOTOSHOP软件的工具箱,是裁剪工具的是( )。 2.在用魔棒抠取图像时,如果一次不能选中图像的全部时,按什么键进行多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