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6657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20《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苏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6027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1版,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必修,高中,课件,方略
  • cover
(课件网) 一、基础积累 1.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涘渚崖之间 涘:水边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C.众闻则非之 非:诽谤 D.以亏人自利也 亏:损害 【解析】选C。非:非难,指责。 ﹒ ﹒ ﹒ ﹒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B。见:介词,表被动。A项,代词,指下文所引野语/助词,的;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介词,对着、面对/副词,从前。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B.以为莫己若者 C.大王来何操 D.君何以知燕王 【解析】选A。A项为省略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从而誉之,谓之义 【解析】选B。A项,东面:古义为“面向东”,今义为方位 词,“东边”;C项,面目:古义指“面部”,今义为“面 貌”;D项,从而:古义为“反而”,今义为“因此就;上 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 ﹒ ﹒ ﹒ ﹒ ﹒ ﹒ ﹒ 5.下列各句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 B.顺流而东行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解析】选A。B.东:名词作状语,向东;C.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D.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二、课内阅读 阅读《非攻(节选)》,完成6~10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何故也 故:原因,缘故 B.至杀不辜人也不 辜:无罪 C.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攘:骚扰 D.苟亏人愈多 苟:假如 【解析】选C。攘:偷盗。 ﹒ ﹒ ﹒ ﹒ ﹒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不仁兹甚 B.拖其衣裘,取戈剑者 C.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D.泾流之大 【解析】选C。A项,兹同“滋”;B项,拖同“脱”;D项,泾同“径”。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至大为攻国 判断动词,是 B.吾属今为之虏矣 介词,被 C.我之谓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不译 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助词,的 【解析】选C。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 ﹒ ﹒ 9.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体现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文章。 B.作者通过层层比喻和论证,抨击了攻略他国的不义战争。 C.《墨子》讲究逻辑,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作论据,而且行文结构严谨。 D.从本文可以看出,《墨子》讲究文采,句式灵活多变,而且想像奇特新颖。 【解析】选D。墨子的文章语言朴实,思想深刻。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译文:_____ (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文:_____ 答案:(1)如果损害别人利益越多,他的不仁也就越突出,罪过越重。 (2)现在天下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我们)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明白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何以易之 易:改变 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解析】选B。“贼”在这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 ﹒ ﹒ ﹒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解析】选A。A项,两个“所以”均为助词,前一个表凭借,后一个表原因;B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可译为“因为”;C项,两个“之”均为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D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并列。 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