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71437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61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张
  • cover
湖月梦景 静美 清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作者简介 李白诗风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 豪放 飘逸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天宝元年, 经友人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李白生平及经历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一方面接受儒学“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尤其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万物;他还接受游侠思想影响,所以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 但在黑暗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在追求。矛盾、冲突及遭打击后的愤懑、狂放就产生了。 李白的一生基本与盛唐时代相始终,盛唐那种繁华、大气、兼容并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风气,对李白的思想、气质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然也直接影响了李白的创作。以致后人评李白有“盛唐之象”。 蜀 长安 齐 吴 越 汉水 梁 宋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 洞庭湖 庐 山 金陵 扬州 淮南 姑苏 荆门 安陆 襄阳 终南山 洛阳 齐州 镜湖 天姥山 李白一生漫游图 李白名片 姓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 简历 风格 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评价 25岁始在各地漫游,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因为他有关心人民,所以他发出“ ”的哀叹;他也有“ ”的儿女纯情;因为他有“ ”的自信,所以只有他才敢有“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的伟志;但 “ ”的傲骨,让他“ ”?为此他壮志未酬,不得不 “ ”,在“ ”的悲愁中“ ”。 他也曾发出“ ”的慨叹,但最终李白只能在“ ”的无奈中走向“ ”的孤独! 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