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080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母亲的恩情 3(苏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6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恩情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宁德市蕉城区第一中心小学 钟庆峰 设计理念: 本篇是苏教版第四册第四组“亲情篇”的第一课,是一篇诗配文的教材,是苏教版比较典型的课文。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中采用“以图指路,诗文结合;学文悟情,拓展升华”的思路分三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在懂得诗配文之间有联系的基础上,分清课文脉络,指导学生熟练朗读生字,并进行重点的书写指导。在精读课文部分采用图文结合,设计感情朗读和字词运用的课堂练习,让学生会读会说会用学过的词语,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母爱的高尚。在拓展学习环节主要尝试让学生通过“换题”练习,查找有关“母爱”的词语、音乐、故事等方式,通过课堂分组展示,进一步体会母爱的崇高和无私,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地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孟、缝、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能读出课文中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4.能从文中母亲和孟郊的动作,外貌(神情),语言从及心理活动等描写中理解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之情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准备 ①课文中的图片,生字卡片。 ②音乐《懂你》 ③小黑板,以及学生人手一张印着填空题的纸片。 ④搜集“岳母刺字”,“老牛舔犊”等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指导写“寸”“永”。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2.教师提出:今天也要学一道古诗。出示《游子吟》诗句。问:谁知道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 板书:游子吟 孟郊(唐)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诗句中入手,为下面学文打好心理基础。) 3.教师简介“孟郊”,揭示课题:母亲的恩情,“恩”用红笔,齐读“恩情”,再读课题。 4.听录音范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和这首《游子吟》有什么联系呢? (让学生懂得今天不但要学习这首诗,而且要学习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而课文内容对学习诗句是有帮助的。) 小结:学好课文对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大有帮助。这篇课文和这首诗有“亲戚”关系。 二、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 1.理清脉络:课文中的诗句为单独一段,还剩几段?请在每一段的开头标上序号。 2.默读全文,理解生字词。 用笔划出今天要学习的10个生字“娃娃”的好朋友词语。能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尝试书空并用最简便的方法记住字形,能独立联系课文的内容或借助字典等工具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实在有困难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课标指出,从第一学段开始就要学习默读。识记生字用默读课文的方式显然有助于注意力的 集中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反馈识记生字的方法的时候,要注重简便形象,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 学生自学,教师随堂巡视。 音:缝补 针脚 几根 抚摸 报答 迟迟 寸草 永远 恩情 孟郊 沐浴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形:补 针 根 抚摸 报 迟 寸 永 恩 让学生畅谈识记方法,教师指导书写:“寸”,“永” 根据拼音把本课的生字笔画补齐:补 报 迟 永 恩 (将上面的字在田字格中设计成缺笔画的字,将“衣字旁”、“报”的右边、“迟”中‘尺’的捺笔变异、“恩”上部“大”等关键笔画让学生填上,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得记住这些易错的笔画,又可以节约教学时间。) 3.自由放声读全文。 4.指名分别读5个自然段。读完之后,再让学生评价。 (强调完整地读,完整的听,完整的评价。) 5.让学生说说以上词语的意思你懂得了几个。 6.教师讲解:“针脚”、“寸草”、“沐浴”。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理解课文内容比较重要,而现阶段又不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