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48099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8659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 发展,见证了国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空前团结。各族人民在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中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居住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一、我国的民族概况 (1)构成: (2)民族分布的特点: (3)民族分布: (4)我国各民族的关系 (1)我国是一个有 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2)汉族人口数量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5%,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5%。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 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少数民族: 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中共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原因: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含义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 核心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立。( ) 2.民族区域自治区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 × × 3、内容: 4、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5、法律依据: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1947年5月,中国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00多个自治县(旗)。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结合图片以及课本44页) 6、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 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使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消除了历史上留下的民族隔阂。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想一想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举措及成效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 社会主义社会 (1)政治上,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