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生用) 一.选择题 1.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 C.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 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3. 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是在思考 ( ) A.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4. 2018 年9 月登陆广东的台风“山竹”是近年来影响广东最严重的台风之一,导致广东各地停工停课。如今,科学家可以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从而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 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的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6.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材料表明 ( ) A. 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我们的行为选择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C.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7. 东汉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王充和朱熹是在思考 (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决定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④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 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 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9. 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 ) ①存在决定思维 ②思维决定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下列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B.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是相同的 C. 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D. 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1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