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5685

病梅馆记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34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病梅,馆记
  • cover
病梅馆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预习要求】 浏览课文,疏通生字词,阅读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收集历代咏梅佳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境创设 1、梅,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故以此为题材的佳作众多(仅陆游就有诗词数十篇),请几位同学朗读课后收集到的咏梅佳作(一般涉及到的篇目有:阎肃的歌词《红梅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梅花》、林埔的《山园小梅》等)。 2、问题:同是以梅为题材,《病梅馆记》与这些作品相比,有无创新之处? 二、探索研究 1、问题:上述作品同为咏梅之作,但作者选择的构思角度相同么? ⑴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有困难,教师可作下列提示: 作者选择的构思角度并不完全相同。可以从侧重于写“神”还是写“形”这一角度思考。 ⑵教师组织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以下为参考答案: 侧重于内在精神气质: *《红梅赞》赞梅之傲视冰霜。梅实际上是革命者的象征。 *《梅花》颂梅不畏严寒的坚贞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暗香”,流露出诗人深深陶醉于自然的情怀。 *《卜算子.咏梅》极赞梅之清高。梅实际上成了具有高洁品格的诗人自己的化身。 侧重于写外部形态: *《山园小梅》极力称道被加工过的梅(“病梅”)的“疏影横斜”。 *《病梅馆记》愤怒抨击自然(常态)之梅被扭曲成了“病梅”。 2、问题:面对同样的“病梅”,林逋和龚自珍俩人的看法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 ⑴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有困难,教师可作下列提示: 因为俩人审美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园艺美学的角度立意;一个是从人才学的角度立意。 ⑵教师组织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以下为参考答案: ①从园艺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林逋抓住了梅树姿态的最佳审美点———疏、横、斜,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令人陶醉,无怪乎林逋要“以梅为妻”了。但是,一株自然生长的梅树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因为它会长直、长正、长密。那么,为了达到疏、横(曲)、斜(欹)的目的,就需要进行人工的改造———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总之,要的就是这种非自然的“病态美”: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可提示学生在当前生活中寻找例证。) ②从人才学的角度去审视,龚自珍有了不寻常的发现: 自然(常态)之梅:(喻自由发展的人才。) 病梅:(喻被压制、摧残、扼杀的人才。) 病梅者:策划:文人画士(喻清朝统治阶级);传达: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喻帮凶);操作:鬻梅者。 病梅目的:绳天下之梅(喻束缚人的思想,压制、催残人才)。 病梅手段: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动词:斫、养、删、夭、锄、遏,以理解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 病梅结果:江浙之梅皆病(喻人才受害面极广)。 疗梅方法:纵之顺之(毁盆、埋于地、解缚)(喻作者要求个性解放和变革现实的主张)。 3、问题:《病梅馆记》这篇文章,表面上句句说梅,没有一句题外的话,而实际上却都是以写梅为名,以喻人为实,借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作者为何不直言其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以下为参考答案: 一是显得含蓄,因为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