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73244

部编语文九下《4 海燕》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03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九下,4 海燕,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语文九下《4 海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感悟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理解“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与九上一单元一样,都属于诗歌单元。编排有4首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 《海燕》。通过学习,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充沛的情感,和理性的光芒。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关注诗歌的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对其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海燕》解析 人文主题: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语文要素:朗读诗歌,加强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体会,读出诗歌情感的变化。从整体上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理解象征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分析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海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入本课教学。 作者及作品背景 教师语言:《海燕》这首诗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课件出示)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署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海燕》写于?1901 年,那时正是俄国 1905 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又称《海燕之歌》,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学生活动:了解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积累常识。 体会思想感情 教师语言: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用自己的话概括海燕活动的场景。 学生活动: 自由朗读,概括文章所描绘的三个海燕活动的场景。 明确: 本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部分。这三部分描绘了大海面临狂风暴雨,波涛翻腾的壮丽图画。 第一个画面(从开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