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77034

3 水的分布及循环(基础)—浙教版科学八上讲义(机构用)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13527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机构,讲义,科学,基础,循环
  • cover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八年级(基础)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水的分布及循环 同步知识梳理 一.水的分布 1. 在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海洋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2. 归纳: 二.水的循环 1. 水循环的过程 在一定的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植物体也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腾的形式释放出来。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或融化成液态水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 又会重新凝结成为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汇集成为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透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体的一部分。 2. 水循环的类型 海洋—陆地(海陆间循环)、海洋—海洋(海上内循环)、陆地—陆地(陆上内循环) 3. 水循环的成因 (1)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 (2)外因:太阳辐射、地球引力。 4. 水的更新周期 三.水循环分布 (1)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 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不断地循环。水循环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水的三态变化) (3)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4)水循环:<1>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是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 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的向陆地提供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地球上主要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大气水。 四.生命与水 (1)水是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当生物体内水缺少 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终止。 (2)生活在不同水资源条件下的生物,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 特点。(如仙人掌、猴面包树等) (3)人体重量的 2/3 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更是多达体重的 1/4,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约需水 2.5L。 同步题型分析 【例1】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图中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环节是: A: ;C: ;D: 。 南水北调改变的是 这一环节。 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 。 【答案】(1)降水;水汽输送;蒸腾。(2)地表径流 (3)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解析】水循环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由图可知,A 为降水;C 为水汽输送;D 为蒸腾。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的是水在地表的流向, 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这一环节。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这里只需填写外因即可,所以(3)两空分别为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例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解析】三大循环包括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所以 D 错误,海陆间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的向陆地提供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所以答案选 B。 【例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