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黄梅戏唱腔的特点。 2、通过歌曲学唱,体会中国七言古诗与传统戏曲的完美结合。 3、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真挚、自然的声音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感受并了解黄梅戏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大屏幕、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在校门口左侧墙上有一面“戏曲进校园”的宣传板块,戏曲不仅进了校园,老师还把它带到课堂上来了,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豫剧、越剧、京剧、黄梅戏) 豫剧和越调是我们河南地方戏,京剧是我国国粹,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为了让大家初步感受一下戏曲,同学们依次读剧目,老师来一一演唱。 示唱环节 ?师:老师已经唱完了,你们的任务不仅只是听,更重要的是学。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这四种剧目中的其中一种曲调,是什么呢?我先来范唱,你们告诉老师,我们要学习的事哪个剧种。(范唱) 生:黄梅戏。 师:对,就是黄梅戏曲调的歌曲。(板书)什么名字呢? 生:《咏柳》。(师板书) 二、新课讲授。 ?1、师:看窗户外面,看到了什么?(柳树)柳树美不美?(美)你们能感情充沛地将柳树的美吟诵出来吗? 生朗诵。 师:《咏柳》顾名思义赞美柳树,那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思考并自由作答。 2、简单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3、初听歌曲,并提出问题。 (1)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地,愉快地) (2)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二拍)速度是?(中速) 5、音乐小知识四二拍讲解。 四二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里有两拍。强弱规律是强弱。 (强弱练习) 6、学唱歌曲。 (1)学生跟琴用“U”模唱旋律。 (2)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节奏。 (3)重点节奏讲解。 附点音符和前八后十六。 (4)学生跟琴填词演唱 (5)师: 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啊”怎么来准确的演唱?最后一个字占了几拍? (6)歌曲处理、指导演唱。 ?7、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8、师:接下来欣赏视频黄梅戏传统剧目《女驸马》唱段,边听边思考:从我们刚才学过的歌曲和黄梅戏传统曲目《女驸马》中,除了曲调相同,在歌词与戏词上还有什么共同点?(每句七个字) ?三、拓展。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七言古诗,看这首诗(出示课件《村居》),老师知道你们这学期刚学过这首诗,那么剩下的时间我们来试着演唱这首七言古诗,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演唱,稍后老师选两个小组上台展示。 (表演环节) 四、总结。 通过《咏柳》这首歌曲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黄梅戏的基本曲调,更是充分感受到中国七言古诗与传统戏曲的完美结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欣赏中国各种剧种的传统戏曲,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