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8271

语文最新教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51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最新,教学,教案,人教,八年级
  • cover
《新闻两则》毛泽东 学 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学习方法】默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习重点】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1、学会对群体人物描写的分析,体会用词的准确精练。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学习过程】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从对新闻的喜好上,也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两则新闻吧! 模块一:预习反馈 1、资料准备 (1)查阅有关“新闻”的知识。 A.定义: B.特点: C.要素: E.结构: (2)查阅有关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背景资料。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B.《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时代背景简介 (3)挑选一份刊登简短新闻的报纸准备小组交流。 2、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 3、字词积累 (1)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 芜( )湖 荻( )港 溃( )退 歼( )灭 杜聿( ) 明锐不可当( ) 要塞( ) 星宿( ) 绥靖( ) 阌( )乡 阻( )遏( ) (2)解释词语意思 锐不可当: 击溃: 要塞: 4、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组同学交流。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一则: 第二则: 5、根据前面自己所查阅的新闻知识,在文中划出两则新闻的结构。 6、我的疑难: 模块二:合作探究 1、组内合作,交流疑难 在组长的协调下,小组内交流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 我组的疑难: 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小组间展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合作探究,教师可适时点拨。 3、重难剖析,师生探究 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3)品读文章,揣摩新闻的语言特点。 A.“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把“突破”、“渡至”、“二十四小时即已”依次次换成“越过”“到达”“共”好不好?为什么? B.“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2]、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把文中“至发电时止“换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把“现已占领”换成“现在已经占领”好吗?为什么?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 C.“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九江(不含),括号里的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东西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从感彩的角度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模块三:形成提升 1、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回答问题。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