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水蒸发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等。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很多。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自然界中的水蒸发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4.认识到水蒸发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重点】了解水蒸发会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 【难点】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提示学生准备好探究材料,同时自己也应准备水温计、纱布、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夹子、火柴等探究活动需要的材料和仪器。 【教学流程】 导人新课 1.上课时老师拿一块湿抹布顺手在黑板上一擦,问学生黑板上的水哪里去了? 2.教师课件展示大雨过后、学生擦地后、湖底、晒盐场的图片。提出问题:图片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引入课题。 二、探究过程 水到哪里去了? 1.出示什么是蒸发?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水“跑”的时候自己是否能看见,让学生解释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3.学生交流、汇报。 4.师生总结: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作蒸发。(教师可注意引导学生将此结论与自己之前的猜想进行对照,修正自己的认识。) 5.天空中的白云、蒸馒头时蒸汽、天冷时我们呵出的热气是水蒸气吗? (二)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为什么会感觉到凉?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从游泳池中出来时往往会感觉到凉,这是为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实验:把水擦到手上,试一试有什么感觉? 老师介绍: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等,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测量水温一般使用水温计。 介绍摄氏温度计及用法。 6.把温度放在水里再拿出来,温度会有变化吗? 7.计师生交流,验证猜想。 我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 时间(分钟) 温度(℃) 我的发现 0 2 4 6 8.教师总结: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三)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 1.教师提出问题: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使水蒸发得快一些? 2.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3.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交流。 可以加快蒸发的方法 方法 我的发现 教师小结: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等可以使水蒸发得快一些。 三、拓展活动 了解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水蒸发与日常生活间的联系。 比如:你发高烧时,妈妈会怎么办? 马路上的洒水车有什么作用? 3.教师提醒学生将了解到的水蒸发与日常生活间的联系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册)中。 板书设计: 19.水蒸发 蒸发: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 性质: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加热、通风、加大蒸发面积能加快蒸发(
课件网) 19.水蒸发 制作人:张洪龙 制作时间:2020.12.04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新知导入 这些水跑到哪里去了? 拖地 湖水 地上的雨水 晒盐 新知讲解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蒸发 新知讲解 思考: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 它们都是小水滴组成的,不是水蒸气。 新知讲解 夏天,为什么刚从游泳池出来会感到冷? 新知讲解 把水擦到手上试一试。 新知讲解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等,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