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2095

【2012 精品课件】沪科版物理选修3-3 5.1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日期:2025-10-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4426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12,精品,课件,科版,物理,选修
  • cover
(课件网) 【2012 精品课件】沪科版物理选修3-3 5.1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5.1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能源,了解能源的分类,了解能源的利用状况和环境污染的危害. 2.知道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产生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 3.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了解更多关于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的信息和方法. 重点难点: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产生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5.1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前自主学案 课前自主学案 一、能源及其分类 1.所谓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_____、煤炭、 _____三个时期. 2.目前,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____、 _____、 _____等.这些能源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再生,通常叫做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可以由自然的力量再生,叫做_____能源. 柴薪 石油 煤 石油 天然气 可再生 二、能源利用状况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如图5-1-1所示,煤炭75%,石油17%,天然气2%,一次电力6%,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多种形式能源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 图5-1-1 三、人类生存环境及其污染 煤和石油等_____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的污染是_____污染和____污染,引起的后果是_____和酸雨. 化石燃料 大气 水 温室效应 核心要点突破 一、能源的分类 能源分 类方法 能源分 类名称 特点 举例 按形成 或转换 特点分 一次能源 自然形成,未经加工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而成 焦炭、木炭、蒸汽、液化气、酒精、汽油、电能 能源分 类方法 能源分 类名称 特点 举例 按利用 技术分 常规能源 已大规模正常使用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新能源 正在开发,或有新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沼气能、风能 按可否 再生分 可再生 能源 可循环使用、不断补充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不可再 生能源 短期内无法转换获得 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 能源分 类方法 能源分 类名称 特点 举例 按对环 境污染 情况分 清洁 能源 对环境基本上没有污染 太阳能、海洋能、风能、水能 污染 能源 会严重污染环境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 B.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 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析:选AC.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动植物转化成的,其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故A正确;汽油燃烧会引起一些有害化合物的产生,故B错;水能可以重复利用,故C正确;煤、石油等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 二、能源与环境 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而且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 1.温室效应 大量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大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二氧化碳对长波的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且像暖房的玻璃一样,只准太阳光的热辐射进来,不让室内长波热辐射出去,使地球气温上升,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使海水倒流入河流,从而使耕地盐碱化. 2.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5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煤炭和石油,以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过化学反应分别转化为硫酸和硝酸,混入雨水和雪水中,使其酸度增加.同时,酸雨的形成还与大气中其他许多碱性物质如飞灰中的氧化钙、土壤中的碳酸钙等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有关. 酸雨对人类是有害的,首先危害人体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