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21700

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232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第五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得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pǔ)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jí)梁。 B.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 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dí)固。 D.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dūn)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罔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卷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D.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科学领域里,霍金是璀璨的明星,他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这是不言而喻的。 B.在这场篮球赛中,我们班的篮球队员前仆后继,奋力拼搏,终于打败了对方。 C.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D.如果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B.步入第十个年头的国歌展示馆将在今年扩建,于今年国庆前重新开馆,集中展陈与国歌诞生、国歌立法有关的文献资料,建成《讲述国歌故事》的主题馆。 C.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与乐业》)。 D.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一幅日本捐赠物资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因为在那批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汉字,寥寥数语传输了别样的温情。 B.电视剧《安家》通过讲述家庭中细微、真实的矛盾冲突,呈现了“家”背后所承载的凝聚性、安全感与归属感。 C.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长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南昌的时代。 D.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6.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怀疑与学问》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这是一篇驳论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作者发出了中国人当自强自信的呐喊。 C.《创造宣言》是一篇驳论文。文章批驳了“环境平凡不能创造,生命单调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太无能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大量事实逐一批驳。 D.《谈创造性思维》由一道图形选择题入手,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号召人们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选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