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23543

14.在柏林 教案

日期:2024-05-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82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柏林,教案
  • cover
课题名称 14*《在柏林》 教学目标 学习《在柏林》一文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抖包袱,相声术语,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的关键部分说出来。这一定义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又运用到了文学作品中,孩子见的就更少了。 难点分析 抖包袱这一相声术语在孩子已有的学习经验中不多见,它又和设置悬念特别相似,正因为出现的不多所以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高于他们的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课文前部分的反常之处和结尾的谜底揭晓,再通过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2.通过反复读、理解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理解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前十分钟的学习,再读课文时老师发现你们沉默了,和车厢里的寂静一样,孩子们为什么呢? (惊讶、难过、悲伤、震惊)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再读课文,找到反常之处。 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反常情境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慢”一词呢? 反常情境二: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 4.有了疑问———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神智失常了。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①作为父亲:坚强隐忍。“失去了三个儿子”。 ②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③作为军人:悲伤无奈。“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5、再读小说开头反常之处,解开谜底。 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师过渡:孩子们,谜底在文章的最后才揭晓这正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1、2、3......”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 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的可怕”?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