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32347

2020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阶段质量测评五(原卷板+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661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2020年,必修,人教,新人教,解析
    阶段质量测评(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2、3、4、5、6、7、8、9、10、11、12、13、26、27 产业转移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8、29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 km,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重庆、四川 C.珠江三角洲 D.新疆、陕西 4.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 A.2002~2005年 B.2005~2008年 C.2008~2011年 D.2011~2014年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开发潜力巨大。2018年11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投入运行。该工程穿越了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极不稳定的横断山脉核心区,打破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纪录,创造了电网工程在海拔、海拔跨度、自然条件复杂度等方面的世界之最。它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藏中地区的缺电问题,为川藏铁路提供了保障,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形地势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 B.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 C.高原冻土,施工难度大 D.海拔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 6.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①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③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④促进西藏地区就业,改善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回答7~8题。 7.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 ①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有稳定的石油来源 ②沿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③我国石油需求量大 ④管道沿线地形平坦,工程施工较容易 ⑤管道运输方便灵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关于B地区著名经济作物生产的区位条件,不正确的是( )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 B.深居内陆,自然灾害少 C.灌溉水源充足 D.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3%,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却仅为1.3%。为了平衡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国务院开始部署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为113.2 km,计划在纵深40~60 m的地下建造,该工程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下图为该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 A.全程位于地下 B.跨越珠江口地区 C.资金严重不足 D.水量季节变化大 10.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在纵深40~60 m的地下,主要是为了( ) A.保障供水安全 B.降低建设成本 C.保证引水水质 D.减少占用土地 11.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