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3688

时间的测量(教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2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间的,测量,教案
  • cover
§1.6 时间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的单位,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 (2)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实验初步学会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科学态度,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2)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法 难点:机械停表的使用及读法 三、教学准备 机械停表、PPT 四、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暑假中,2011年游泳世锦赛在上海举行,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展现了自我风采,获得了优良成绩。其中,最惊险的是赵菁在女子100米仰泳中后来居上,以0.01秒的优势逆转夺冠。 假如你在比赛现场,将用什么一起对这场比赛进行计时?(学生回答:手表、秒表等) 【进行新课】 问: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计时的呢?(学生回答) 问:现代人除了钟表外,还有哪些计时仪器?(学生回答) 问:现代最先进的计时仪器又有哪些? (视频:古代、近代、现代的计时仪器) 刚才的视频中,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时器的精确度也在发展,古代计时器能精确到(时),近代能精确到(分),而现代则能精确到秒甚至更小。那时、分、秒属于时间的什么?(学生回答:时间单位) 问:这些都是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学生回答) 介绍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符号s)。 问: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一起看下面几个填空。 1.2时= 分= 秒 1天= 时= 分= 秒 2时15分= 时= 秒 (具体分析第一题: 1.2时=1.2×1时 =1.2×60分 =72分 =72×1分 =72×60秒 =4320秒 后两题学生计算) 下面请同学帮一个忙,把一张残缺的列车时刻表补全。(学生回答)这张表上共有6个时间,能不能把它们分成两类?这两类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出一类表示时间点,一类表示一段时间)。 表示时间点的时间称为时刻,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称为时间间隔。我们可以把时间表示在时间轴上,时刻和时间间隔是时间的两层含义。 我们知道钟是测时间的工具,那它测量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一般测时刻,也能用来测时间间隔)那专门用来测时间间隔的仪器是什么呢?(实验室用来测时间间隔的是停表) 介绍: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 电子停表精确度较高,能精确到0.01秒,练习读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用手握紧停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按停表分三步,启动、停止、回表。 机械停表的读数:秒针转一圈几秒?最小分度值几秒?分针的读法。 学生活动1:根据视频测量赵菁100米仰泳所花时间。(由于我们的停表精确度不高,和现场计时可能有一定误差) 我们在观看比赛时,比较激动,这时给你把脉的话可能跳动较快。在心情平静时,你的脉搏跳动一次比1秒长还是短呢? 学生活动2:计时1分钟,测自己的脉搏。 学生活动3:比一比谁对1分钟的估计最准(学生趴桌上,估计时间到1分钟再抬头)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作业本A第一章第四节作业 五、板书设计 §1.6 时间的测量 一、计时器 二、时间单位:秒(s) 时刻 时间间隔 三、停表: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 六、课后反思 由于时间对学生来讲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发言、讨论都十分踊跃,因此掌握得较好。在机械停表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讲解,用课件来演示,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机械停表和读数,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