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4411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届高三期中联考试题语文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98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届,高三,期中
  • cover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为官“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