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44805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评估(原卷板+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5-10-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753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评估,必修,人教,新人教,解析
    第2章单元评估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解析:丙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丙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C正确。 2.果蝇的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各组亲本杂交后的子代中,通过眼色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 C ) A.白眼♀×白眼♂ B.杂合红眼♀×红眼♂ C.白眼♀×红眼♂ D.杂合红眼♀×白眼♂ 解析: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性状的基因分别为A、a,则A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白眼;B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后代雌性个体均表现为红眼,雄性个体中一半表现为白眼、一半表现为红眼;C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后代雌性个体均表现为红眼,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白眼;D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后代雌、雄个体中均有一半表现为白眼、一半表现为红眼。故只有C项的亲本杂交的子代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家的发现①②③分别与使用的研究方法④⑤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③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④假说—演绎法 ⑤类比推理 A.④④⑤ B.④⑤⑤ C.④⑤④ D.⑤④⑤ 解析:孟德尔和摩尔根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都利用了实验来验证所提的假说正确与否,属于严格的假说—C演绎法,但萨顿提出假说,只是利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实验验证,还需要观察和检验。 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B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致病基因为h,该患病男孩为XhY,其父亲为XHY,母亲为XHXh。外祖父为XHY,外祖母为XHXh,因此致病基因最终来自外祖母。 5.人类中的Klinefelfer综合征表现为中间性别,其性染色体为XXY。若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则是因为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A )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 C.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X与Y未分离产生了含XY的精子造成的。 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ZW)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ZZ)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表现为芦花,雌性均表现为非芦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 B.自然界中芦花雄鸡的比例比芦花雌鸡的大 C.F1自由交配,F2雌、雄鸡中芦花鸡比例不同 D.F2中的芦花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解析:假设由等位基因B、b控制鸡的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由题意可知,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ZBW、ZbZb,A项正确;由于雄鸡有两条同型的Z染色体,所以自然界中芦花雄鸡(ZBZ-)的比例比芦花雌鸡(ZBW)的比例大,B项正确;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杂交组合为ZbW×ZBZb,F2雌、雄鸡中芦花鸡所占比例都是1/2,C项错误;F2中芦花鸡(ZBZb、ZBW)自由交配,F3中芦花鸡所占比例为3/4,D项正确。 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